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中考 > 正文

天天熱推薦:自稱長相較可愛 28歲女博導的“不正經”挺好

成都商報 分享到:   2023-05-16 09:20:13

自稱長相較可愛 28歲女博導的“不正經”挺好

2023-05-15 08:25


(相關資料圖)

來源:成都商報

分享到: 鏈接已復制 字體:小大

將學者祛魅,也是一種開放的氣度。學術研究不也要打破常規(guī)、突破邊界嗎?

“長相:比較可愛,圓臉,顯小,大致可以參考院系里給我拍的形象……”近日,一則西北工業(yè)大學28歲女博導邵典副教授的招生指南爆火,引起各方熱議。

這份“不正經招生指南”,內容挺有趣。里面的要求寫道:有研究基礎(不喜歡數學計算機寫代碼的就算了),對人工智能有自發(fā)的興趣(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不要變成我天天逼你去看論文)。最受到關注的就是邵典對自己列出的優(yōu)勢和劣勢。在優(yōu)勢部分她表示自己長相“比較可愛”,劣勢部分則包括“語速快:懟人小鋼炮,不喜歡事事悶在心里不溝通的學生,希望你能表達、能交流”。

當然,看著“不正經”,但從公開信息看,邵典的學術基礎是很過硬的。她在北大獲得學士學位,此后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博士學位,2023年1月入職西工大。而她的實驗室也很硬核,圍繞人工智能、計算機視覺、新型傳感等前沿技術展開研究。

邵典及其實驗室,如果只看關鍵詞,其實有個很典型的高精尖學術畫像,屬于那種不明覺厲的“科學家”。但邵典卻選擇了另一種表達,提供了很多“無效信息”,比如顏值、性格之類的,也讓她一下顯得很出挑,不那么刻板。

但這些真的是“無效信息”嗎?也未盡然。這些“長相比較可愛”“性格比較直率”的標簽,是在豐滿一位學者的個人形象——她很開朗,也很放松。而這些在學生看來,反倒是導師選擇很重要的參考指標。

科研并不只是跟儀器、數據打交道,本質上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。一位平易、開明的導師,是多少學生求之不得的。科研本就艱辛,若無一個相處愉快的小環(huán)境,那就真是苦不堪言。

這讓人想起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的胡金牛教授,他的個人介紹也曾火出圈:坦言自己“當時找不到工作”,發(fā)的論文刊物也是“被定義為水刊”,入選的創(chuàng)新人才工程屬于“報個名就行”。這份直言不諱、宛如段子手的簡歷當時也引發(fā)了全網圍觀。

邵典也好、胡金牛也罷,他們在有意無意間做著共同的事——將學者祛魅,展示科研工作者作為普通人的一面。從更高層面看,這也是一種開放的氣度,他們沒有將自己封閉在模式化的學者范式里,而是力求突破套路化的表達,去建構別具一格的形象。

仔細想想,學術又何嘗不是這樣的邏輯?學術研究是不是也要打破常規(guī)、突破邊界呢?越是尖端的研究,越是呼喚一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“不正經”的創(chuàng)造力,而非循規(guī)蹈矩地照搬模板。

邵典和胡金牛,一個研究人工智能,一個研究物理科學,都是高精尖領域,又都是這樣一種氣質,這種巧合頗堪玩味,也是他們令公眾既欣賞又期待的原因:不受拘束的性格和不同凡響的成果,某種程度上一定存在邏輯上的同構。

霍金愛客串影視劇,袁隆平拉得一手小提琴,這些科學家軼事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,也是因為這些特征契合人們對頂尖科學家的期待:他們的思想是超前的,也是自如的。甚至讓人不乏一種聯想,正因為心態(tài)輕松自如,才讓他們如此超前不凡。邵典等人,無疑也在強化這種科研敘事。

令人遺憾的是,邵典自述有人對她線上抹黑、線下惡意舉報。所謂“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”,獨樹一幟的學者突然在公共輿論中爆火,因而遭受種種抹黑乃至無妄之災,可能也是難以避免的。

但無論公眾也好,還是她所在的單位,都應當對其施以足夠的保護,呵護她不走尋常路的熱情。我們總是說要支持科研,其實這不只是經費、設備的投入,支持科研工作者“做自己”,同樣是極為重要的內涵。

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清波

相關閱讀:


關于我們 - 聯系方式 - 版權聲明 - 招聘信息

Copyright@1999-2017 中國教育網  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-1

聯系網站:zgjyw@foxmall.net.cn    違法信息舉報郵箱:jubao@123777.net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