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資訊 > 正文

開學季又到了,這封信的內容是老師最想對家長說的話!

魅力中國  2017-02-21 14:03:02

  俗話說,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。孩子從未出生開始就和父母在一起,但每個孩子都成長于不同的家庭環(huán)境,成長于不同的家長之手,家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。

  作為人民教師,教育好孩子是老師應盡的義務和不容推辭的責任,但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,只有家長和老師齊心協(xié)力,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。作為人民教師,教過形形色色的學生,也就見識了形形色色的家長。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問題是老師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呢?下面,就來讀讀老師送給家長的這封信吧!

  細心地呵護您的孩子慢慢的看著他長大,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,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!相信孩子,靜等花開。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,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!

  1、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

  家長:“我們沒文化,孩子就全交給您了,您該打就打該罵就罵。”

  從孩子入學起的那天,老師就經(jīng)常會聽到家長說這句話。家長這么說等于是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了老師。其實家長并不是沒文化,即使真的沒文化,并不能成為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理由。老師并不是想讓家長代替他做具體的教學工作,而是希望通過聯(lián)系家長,借助家長的力量,共同教育孩子更好的成長。

  很多時候,家長支持配合老師的工作就足夠了,但并不等于家長可以完全依賴老師。“該打就打該罵就罵”的授權更是與教育教學法規(guī)相違背的。

 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。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,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,培育人身上的精神“種子”,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,讓人可以揚眉吐氣。

  2、“伏爾泰主義者”

  家長:“我天天都問他寫作業(yè)了沒有。”

  “我們怎么會不管孩子呢?我天天都問他寫作業(yè)了沒有?”這是老師因學生作業(yè)問題聯(lián)系家長時常聽到的一句話。

  從實際效果來看,只是每時每刻地問孩子作業(yè)寫了沒有幾乎等同于不管。孩子的作業(yè)字跡是否工整?正確的有多少?錯題是不是都改了?……這些都是家長需要關心的。

 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,不過,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盲目的進行。理想的父母應該是“伏爾泰主義者”,“我不同意你的觀點,但我誓死捍衛(wèi)你說話的權利”。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,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見。不要指望一味的逼問、督促、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。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:猴子也學會了殺雞。

  3、做“聽話”的父母

  有些家長一聽說孩子在學校表現(xiàn)不好就火冒三丈,當著老師的面就數(shù)落孩子,這不僅會讓老師覺得尷尬,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,并有可能引發(fā)孩子的逆反心理。還有的家長表現(xiàn)的很民主,輕描淡寫地說幾句,過后卻不再過問,這也起不到教育作用。

  好的親子關系有一個重要的表現(xiàn),就是親子之間能實現(xiàn)良好有效的溝通。孩子遇到什么問題會向父母說,而不是面對父母的詢問采取“關門”主義?,F(xiàn)在很多家庭的對話中,家長往往不是父母,而成了道德的評判者、喋喋不休的說教者、永遠正確的建議者,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溝通。

  真正的溝通要求家長學會傾聽,做“聽話”的父母,從孩子的傾訴中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,彼此才不會成為“最熟悉的陌生人”。

  4、給孩子社會性引導

  “問題行為”是孩子表達需求的另類方式,孩子借“問題行為”釋放出被壓抑的心理需求。出問題的永遠是隱藏在表面背后的“需求”,而不是行為本身。

  家長在滿足孩子情感需求方面的責任應該是有階段性的,方法和目標也因此而不同。在幼兒和小學階段,家長的目標是:使孩子建立安全感,培養(yǎng)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,遵守規(guī)則,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。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后,是孩子“做自己”的時期,孩子獨立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,并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,開始觀察社會,渴望了解人生,所有的理想與對未來的憧憬只有一個核心:我在社會的位置。這時,父母的教育目標在于:如何理解自我與社會的關系,給孩子社會性的引導。

  如果沒有特別原因,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。家庭的共同情感需求和價值觀,就會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起來。

  5、不做最好,做到 “剛剛好”

  對于孩子的教育,家長不能做到最好,但要做到“剛剛好”。因為,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這樣一些錯誤:以孩子為中心,犧牲了自己的需求、興趣;為孩子包辦一切,剝奪了孩子應該體驗、承擔的。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培養(yǎng)出的往往是放縱的、自我的、沒有責任心的孩子。

  專家提醒說,只有父母這只“杯子”是滿的,才可能是健康、愉快的父母,才可能與孩子分享杯中的資源、能量與關懷。這樣做父母會更有成就感和價值感,孩子也成長得更好。要做真實的父母,堅持自己的獨立性,重視自己的需要,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,讓孩子承擔家庭一部分責任和義務。如果犧牲自己的一切,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,孩子也會備受壓力,親子關系就不會是溫暖輕松的。

  好的親子關系勝過好的教育,小編希望通過公開這封老師送給家長的信,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恰到好處的親子關系,成為最佳的“親密戰(zhàn)友”。

  最后小編也有一句話要送給所有的父母共勉,那就是《麥田里的守望者》為世界貢獻的一個詞語:守望。教育不是管,也不是不管。在管與不管之間,有一個詞語叫“守望”。(文/依美玲)



關于我們 - 聯(lián)系方式 - 版權聲明 - 招聘信息

Copyright@1999-2017 中國教育網(wǎng)  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-1

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:zgjyw@foxmall.net.cn    違法信息舉報郵箱:jubao@123777.net.cn